首页
国家植物园
植物园概况
植物园简介
组织机构
人员情况
科学研究
研究组介绍
特色资源植物的收集与功能评价
资源植物关键基因的发掘与调控
资源植物优良种质的创制与应用
物种保育
动态消息
活植物管理
植物信息管理平台
种子库
种子库介绍
种子交换名录
种子分发协议
科普天地
科普工作介绍
科学课程简介
科普文萃
科普视频
科教学苑
游客服务
游客服务
地理位置
资料下载
植物园年报
园区活植物采集申请表
种子交换名录
首页
国家植物园
植物园概况
植物园简介
组织机构
人员情况
科学研究
研究组介绍
特色资源植物的收集与功能评价
资源植物关键基因的发掘与调控
资源植物优良种质的创制与应用
物种保育
动态消息
活植物管理
植物信息管理平台
种子库
种子库介绍
种子交换名录
种子分发协议
科普天地
科普工作介绍
科学课程简介
科普文萃
科普视频
科教学苑
游客服务
游客服务
地理位置
资料下载
植物园年报
园区活植物采集申请表
种子交换名录
新闻资讯
媒体宣传
专类园区
科研进展
学术活动
新闻资讯
媒体宣传
27
2023-10
植物所举办“‘植’为你来 圆缘沙龙”单身职工联谊活动
25
2023-10
植物所两个党支部被命名为新一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
23
2023-10
植物所团委组织科普与志愿服务工作交流座谈与联谊活动
19
2023-10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北京分会“爱科学小课堂”第十六期科普活动在植物所举行
28
2023-09
“喜马拉雅小黑哥”:在世界之巅守护雪域精灵
28
2023-09
【北京日报】这名中科院研究员,为何被称为“喜马拉雅小黑哥”
21
2023-07
【中科院之声】牢记“改种适土”嘱托 唤醒“沉睡”盐碱地 用心守护“大国粮仓”丨科技创新再出发
24
2023-05
【人民日报海外版】各国应公平地分担责任和义务
专类园区
环保植物区
牡丹园
月季园
宿根花卉区
蔷薇科植物区
壳斗科植物区
丁香区
豆科植物区
水生和藤本植物区
紫薇园
桑榆科植物区
裸子植物区
农事体验园
展览温室
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园展览温室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北京市最古老的植物展览温室,最初为“山字”砖木结构,后于1965年仿照当时的苏联总植物园温室形状,改造为左右对称的钢架结构温室(当年全国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展览温室)...
查看更多 >>
珍稀濒危植物区
占地面积1.5公顷,,收集栽培珍稀濒危植物72种,隶属57属,41科。该区植物大多为我国特有,由于栖息生境...
查看更多 >>
本草园
占地1.5公顷,以收集我国北方药用植物为主, 并引种一些国外著名的药用植物,隶属76科,285属,共计400...
查看更多 >>
科研进展
学术活动
27
2023-10
植物所科研人员发现进化和生态因素共同塑造了不同菌根植物的养分策略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与菌根真菌建立了共生关系,从而显著增强了其对养分和水分的获取能力
26
2023-10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硅藻光系统II结合LHCX等捕光天线并调控光适应的新机制
硅藻是重要的红色谱系水生植物,每年为自然界提供约20%光合原初生产力
19
2023-10
植物所科研人员开发了基因组组装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和算法的开发,大量动植物基因组被陆续测序和组装
10
2023-10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杂交和多倍化可能促进了物种分布区扩张
探究影响物种分布范围的进化机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和动态至关重要
10月30日植物生物学论坛
报 告 人:
Anne Osbourn
报告时间:
2023年10月30日9:30
报告地点:
水杉楼多功能厅
联 系 人:
10月30日 香山生态论坛2023-12
报 告 人:
陈思翀
报告时间:
2023年10月30日下午2:30
报告地点:
青冈楼二层会议室
联 系 人:
10月16日“资源植物论坛”第92期
报 告 人:
肖军研究员
报告时间:
2023年10月16日下午3:00
报告地点:
牡丹楼E202会议室
联 系 人:
9月21日,光合作用论坛第105期
报 告 人:
白明义教授
报告时间:
2023年9月21日下午3:00
报告地点:
银杏楼报告厅
联 系 人:
物种保育
动态消息
活植物管理
种子库
京津冀地区本土物种受威胁状况 野外考察与引种保育工作进展(2)
“华北地区本土植物清查与保护”项目组野外考察与引种保育工作进展顺利,获得了一批物种野外生存状况的...
京津冀地区本土物种受威胁状况 野外考察与引种保育工作进展(1)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承担的中国植物园联盟建设项目子课题“华北地区本土植物清查与保护”野外考察工...
锡林郭勒大草原野生植物资源考察
2013年6月21日至6月30日,结合承担的 “锡林浩特市植物园改造项目”,植物园李晓东、林秦文和叶建飞等对...
科普天地
科学课程简介
植物所北京植物园聚焦青少年校外自然与环境科学教育,利用中科院植物所的科研与资源优势,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分别设计了观摩学习、动手体验、考察探究、科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开发的小学校外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植物园探宝”、“探索植物生长光配方”、“仿生花制作”、“仿生鸟巢制作”、“水果故事会”、“精灵贺卡制作”等。
查看更多 >>
科普文萃
查看更多 >>
改变世界的豆子,打工人的“续命”神器 | 芳兰葳蕤
在挖遍中国北方13个典型草地以后,我们得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 | 芳兰葳蕤
水稻的进化过程很复杂?用“集五福”的思路理解就好了!| 芳兰葳蕤
文明诞生的“助产士”——纸莎草 | 芳兰葳蕤